黛珂_待客结友且斟酒散文

2020-10-02 散文 阅读:

  要说起中国的酒和酒文化,那又岂是三两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呢,人家都说“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”,而我呢,则是“美酒一坛,只饮一盏”,就从那酒在待客结友中所起的作用开始,说上那么几句吧。

  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,这是众人皆知的,而这礼仪之中,自然也少不了酒的帮助,待人接物,结交朋友,哪里都不能缺了酒这种东西,要是与朋友促膝长谈之时,少了那三杯两盏的淡酒,便会觉得寡然无味,酒之为物,在中国人交谊之时,可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呢。

  当两个素昧平生的人见面之时,酒,是能够瞬间拉近两人之间关系的。想当年,大诗人李白初到长安,贺知章知道了他前来之后,就专程前去拜访,才刚刚看到李白这个人,就被他的翩翩风采所倾倒,等到看了李白的文章之后,更是赞叹不已,将其视为谪仙。不过,到这个时候,两人还只是互相仰慕而已,算不上是什么知心的朋友,但是,贺知章对李白仰慕不已,当场就用自己佩戴的金龟换酒,与李白痛饮,两人一醉方休,这才成为了挚友。这两位的结识,虽然属于是以文会友,可是,酒却在里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李白是酒仙,贺知章也是酒中豪客,或许,这两人与其说是因为诗文而结识,不如说是因为那杯中之物而结交。在杜甫的《饮中八仙歌》中,将这两人和其他的几个爱酒之人合在了一起,大书特书了一番。一个是“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”,一个是“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”,这两个人合在一起,还真是绝配呢,难怪,只消一顿酒的功夫,就让这两个人成为至交好友了。当年伯牙和子期是因为一首琴曲而结交,而李白和贺知章呢,却是因为一杯酒而成为知音。

  “新丰美酒斗十千,咸阳游侠多少年,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。”王维的这首《少年行》又为我们展现了侠士初逢之后,借酒结识的场景。相比文人来说,侠客们的相逢更为意气风发,不需要拜读诗文,甚至都不需要事先彼此认识,哪怕是在街头纵马驰骋之时,偶然侧身而过,彼此对视了一眼,只要是看对了眼了,便马上可以系马垂柳上,结交酒肆中,管他是不是头一次见面呢,且将那美酒先灌了几碗再说。

  其实,不仅是结识新朋友的时候,可以通过酒来点燃彼此的友谊,当潇潇夜雨之中,在摇曳的灯火之下,两个阔别多年的好友如果偶然相逢,也可以一边饮酒,一边互诉衷肠,在酒的帮助下,人们很快就可以忘记岁月的沧桑,回想起曾经的友谊。记得杜甫曾在《赠卫八处士》中说: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”,人生无常,面对二十年没有见过面的朋友,彼此双方,一定都有说不完的话,可是,要说的话却实在是太多了,几天几夜都说不光啊,怎么办呢,“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”,既然是老朋友,那就什么都不说了吧,举杯共饮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都说“酒不醉人人自醉”,遇见了多年不见的好友,感受到了彼此依然存在的绵绵情意,在这种情况下,是再饮更多的酒都不会醉的,“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”,想起明日两人又将相隔天涯,又怎能不让人珍惜短暂相处的时光呢。这种时候的酒,是温馨的酒,这样的酒,不是愁酒,不是苦酒,所以是喝不醉人的。

  不过,遇见好友,能够“把酒话桑麻”,这的确是一件好事,可是,要是这样的朋友太多了,恐怕也会成为一个负担,尤其是对于那些囊中羞涩的文人来说,更是如此。有些人对于友谊,往往极其重视,就算自己家里都已经揭不开锅了,当朋友上门的时候,还是会好好招待的。“夫婿长贫老年华,生憎名字满天涯。席门却有闲车马,自拔金钗付酒家。”在这首短短的诗歌中,我们看到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形象,她的丈夫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,名噪天下,所以,就时常会有人登门拜访。丈夫一贫如洗,哪里有这许多的闲钱来招待客人呢,可是,他又偏偏有孟尝之心,不想将朋友拒之门外,没有办法,做妻子的就只有拔下自己头上的金钗,权作抵账了。虽说以酒待客是联络感情的一个好方法,不过,像这位妇人这般,恐怕也付出实在是太多了,不过,倒是能够从中看出,她对待友情,是极其重视的。

  有的时候,朋友一多,这饮酒交友之事,就不光只是两三个人之间的事情了,而变成了一大帮志同道合之人的共同爱好了,在这种情况下,各种雅集便应运而生了。一开始的时候,这只是几个朋友之间自发结成的小团体,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活动地点,活动时间,完全是率性而为,想见面了,便大家约个时间,碰个面。而且,这样的聚会,以文人之间的以文会友为主,自然,席间除了吟诗作对、吟风弄月之外,酒,也是少不了的。

  古往今来,像这样的小团体非常多,竹林七贤也好,金谷之友也罢,都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代表。曾经有一场非常著名的聚会,叫做兰亭雅集,在那场聚会中,汇聚了当时鼎鼎大名的文人,大家在一起,饮酒作文,流觞饮宴,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。更有一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,即席挥毫,一蹴而就,写下了《兰亭集序》,这书法作品,一直为世代文人墨客所珍视,视为神来之笔,相信,王羲之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这样惊天地、泣鬼神的作品来,一则是因为有朋友在旁边,给了他无穷的启示,二则也是因为那美酒的作用吧。

  一开始的时候,人们并非有意结社,所举行的活动,也是比较随便的,后来,人们渐渐觉得,既然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活动,那么,就不免将它定下来,定期举行,于是,那些志同道合之人,便聚在一起,组成了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社团。

  这些社团有多种形式,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,便是“托情于诗酒”了,这种社团多数都由文人组建,其目的主要是品尝天下美食,尝遍天下好酒,当然,也少不了做一些风雅之事,再吟诗作对一番。

  比如,在明朝的时候,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酒社,名为莲花酒社,它的创始人名叫黄瑜,字公白,号葵轩,是一个端方雅正,精通经史,有才华的人,但是,无奈他生性喜欢纵情在林泉之中,别人劝他入仕途,他却回答:“吾岂为五斗米折腰者?”由此可见,这也是一个和陶渊明一样,自命清高之人。不过,这样的一个清高之人,却为了“吃喝”这个看上去很俗的问题,而专门建立了一个社团,莲花酒社。或许,在他看来,讲究吃喝,已经不再是俗事了,也能够算得上是一件风雅之事,因为,在酒社中,他们不仅只是品尝美酒佳肴,更重要的是抒发人生感慨,和其他骚人进行交流,这酒社,在黄瑜看来,成了人际交往的一个促进剂。

  和黄瑜有同样想法的人,可不在少数,张岱的祖父张汝霖,就曾经在杭州组织“饮食社”,对于天下美食进行研究,还专门写了一部著作,就叫做《饕史》。而张岱本人呢,他更是沿着祖辈曾经走过的路继续前进,将张汝霖的《饕史》发扬光大,写成了《老饕集》。

  就这样,觥筹交错间,他们招邀俊侣,湖光山色中,他们扁舟欢饮。酒,成了这些人相知相交的最好伴侣,他们因为饮酒而认识,因为诗文而结交,而美酒佳肴,又触发了他们的诗情画意,文人的雅集,大抵都是风雅如是的。

  曾有人在文中记载:“每会则耗酒数瓮,然既醉则欢哗沸腾,杯盘狼藉。”由此可以看到,当时场面是如何欢腾,如何热烈。谁说文人都是清高、孤傲的呢,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遇见知音之人,一旦和那些好友聚会在一起的时候,他们也能像普通人那样,开怀畅饮,放下自己的架子来。这样看来,这酒的确是一种能够用来待客结友的好东西了。

  除了这种文人之间的雅集以外,还有一种酒社,也很常见,这种酒社更多地存在于市井之间。在王士性的《广志绎》中,曾经记载过这样的一个酒社,名为“吃会”。这吃会,是中州特有的,中州民风淳朴,素有古风,人们全都很有正义感,喜欢仗义疏财。所谓的“吃会”,实际上是一种民间共同集资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,解决燃眉之急的一种方法。“吃会者,每会约同志十数人,朔望饮于社庙,各以余钱百十交于会长蓄之,以为会中人父母棺衾缓急之备,免借贷也,父死子继,愈久愈蓄。”由此可见,这吃会和普通人之间吃吃喝喝的聚会,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,在吃会中,饮酒之事,只是一种形式而已,更重要的,是人们想借着这饮酒的机会,共同集资,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,可以说,这是一种大大的善举。

  当然,像结社这样的壮举,一年之中能得几回?更多的人,还是通过在家中设宴招待朋友的方法,来待客结友的。中国是礼仪之邦,自然什么事情都少不了摆酒设宴了。就拿这结婚来说吧,那就得摆喜酒了。而且,除了吃喜酒之外,在订婚的时候,要喝会亲酒;结婚典礼上,还要喝交杯酒;结婚第二天,新婚夫妻要回娘家探望长辈,这时候要喝回门酒。

  生了孩子,满月要喝满月酒,百日要喝百日酒;给老人家祝寿,要喝寿酒;家里盖了新房子,要喝上梁酒……

  这么看来,中国人真是一年三百六十日,日日都能有酒喝。每逢到了那些有纪念意义的重要日子,家中总要摆上几桌酒席,招待亲戚朋友,这也算是一种待客结友的方式吧。

  酒席之上,自然少不了饮酒聊天,可是,这饮酒聊天,也是一门学问,如果做得好了,自然能够增进彼此的友谊,而做得不好,却也容易伤了彼此的感情。比如说,作为客人,在饮酒之时,要先搞清楚这次宴席究竟是什么主题,以避免因为搞不清状况,说了不该说的话,引得主人家不开心。在敬酒之时,更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,比如说,要先给长者敬酒,否则的话,容易引起大家的误会。作为东道主,更是要注意了,要尽量挑选一些比较好的话题,引起大家讨论,切忌和身边的人贴耳小声私语,以免让别的客人产生一种主人家厚此薄彼的感觉。

  既然在宴席之上饮酒也是一门学问,自然就有人为了更好地促进酒宴气氛而想尽了办法,于是,酒令,便出现了。所谓酒令,是一种酒席上的助兴游戏,大家推举席间一人为令官,其余的人听令轮流做诗、对对联,或者做其他的游戏,如果有犯规、说不上来的人,就要罚酒。当酒席宴间的话题用光了,出现冷场,或者是有人说了不该说的内容,造成了大家的尴尬之时,如果能够有一个人提出来行个酒令,就能够瞬间将原本尴尬的气氛化解开来,重新恢复到其乐融融的场面。所以说,在待客结友的酒席宴间,这酒令,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呢。

  普通老百姓之间的酒令,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主要也就是划拳,而且,这样的一种酒令,一直从古代留传到了现代,直到如今,还有很多人乐于此道呢。划拳的种类虽然繁多,但是,相对来说,还算是比较简单易学的,就算是第一次接触到的人,也能够很快学会,所以,才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,广为流传。只可惜,在划拳的时候,大家叫叫嚷嚷,捋胳膊,挽袖子,未免有失风度,显得粗俗嘈杂,所以,一些文人雅士并不特别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行酒令。

  尤其是在古代,酒令可绝对不只是划拳这一种,掷骰、猜数、燕射等,种类繁多,而文人之间的酒令,就更见其文化层次了。

  比如“四书令”就是其中之一,在这个游戏中,参加者必须以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这“四书”中的句子来行酒令,所以说,如果不是对四书极其了解,倒背如流之人,在玩这样的游戏之时,还是会觉得困难的。这样的游戏,是最考验文人的学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的。

  比如冯梦龙,就曾经和朋友一起饮酒,大玩酒令,他们用“四书”里的句子来搭配上药材的名字,以此行令,这样的酒令,不仅要看人们对“四书”的熟练掌握程度,还要看人们那猜谜语的本事究竟怎样了。“管仲不死”,对应的中药是“独活”;而“七八月之间旱”,对应的中药是“半夏”;“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”,对应的中药是“车前子”……这些都可以算是绝妙的字谜了。

  此外,“花枝令”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酒令,不过,相比“四书令”而言,就要容易一些了。它是一种类似于击鼓传花的游戏,虽然简单,还是有很多文人喜欢这游戏,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就是其中之一,白居易曾有诗曰:“花时同醉破春愁,醉折花枝当酒筹”,由此可见,他对于这样的酒令,还是比较痴迷的。

  作为一本才子之书,《红楼梦》中出现的酒令,那也是非常多的,而且,每一个酒令,都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,显示了曹雪芹非凡的文学功底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大大小小的酒宴不计其数,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酒令,才子佳人们自然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划拳,要是那样的话,就太失身份了,林黛玉挽起袖子划拳或者是掷骰子,这样的场景,是不可想象的,所以,《红楼梦》中的酒令,必须要高雅。

  比如说,当刘姥姥到了大观园之后,贾母招待她,和众姐妹一起,玩了一回酒令。贾母叫鸳鸯来行令,鸳鸯便出了一个和骨牌有关的游戏,别看骨牌是寻常玩意儿,可是这酒令却是一点都不俗,要根据骨牌的点数,分别说一句诗词歌赋或者是成语俗语,而且还要压韵。比如说,一副牌,左边是张“天”,就要答“头上有青天”;中间是“五与六”,就要说“六桥梅花香彻骨”;最后是“六与么”,就要说“一轮红日出云霄”……如此高雅的游戏,当即就将刘姥姥吓得从席上跳了下来,看来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玩这高雅的游戏的。

  孔融尝言:“座上客常满,樽中酒不空”,中国人自古就是将酒作为迎客待客的一种最好的东西的,在觥筹交错间,朋友之间的情谊更近了,在吆五喝六中,酒席宴上的气氛更融洽了。待客结友,少不了酒,无论是面对新知,还是旧友,无论是结社共饮,还是家庭宴会,酒,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
黛珂_待客结友且斟酒散文

http://m.fzbilisi.com/fenleizuowen/93020.html

推荐访问:待客礼仪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

散文推荐文章

推荐内容

上一篇:批评家之死|批评家老赵散文 下一篇:[乡村兽医管理办法]乡村手艺人散文